如果需求池中有100个需求,你会如何确定优先级?
考点:
- 需求评估与优先级排序方法论;
- 资源分配与ROI分析;
- 用户价值与商业价值平衡能力。
参考回答:
优先级框架:
四象限法:
- 紧急重要(如系统崩溃修复) → 立即处理;
- 重要不紧急(如核心功能优化) → 规划排期;
- 紧急不重要(如UI微调) → 酌情外包;
- 不紧急不重要(如边缘功能) → 暂缓或拒绝。
KANO模型:
- 基本型需求(如微信的消息收发) → 必须满足;
- 期望型需求(如朋友圈编辑功能) → 提升满意度;
- 兴奋型需求(如AR表情) → 差异化竞争。
ROI评估:
- 开发成本:估算人力、时间、技术难度;
- 预期收益:量化用户增长、收入提升或效率优化。
- 例如,开发“微信支付指纹验证”成本低但安全性提升显著,优先级高。
技巧:
- 多方协同:与运营、技术团队对齐优先级标准,避免主观偏差。
- 动态调整:定期(如双周)回顾需求池,根据数据反馈重新排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