某功能上线后DAU上涨但GMV下降,如何分析?
考点:数据分析能力、逻辑归因、商业敏感度
参考回答:
- 数据维度拆解:
- 用户分层:
- 新老用户占比变化(如DAU上涨是否由新用户激增导致?新用户7日留存率是否正常?);
- 用户价值分布(如GMV下降是否因低客单价用户占比增加?高价值用户是否流失?)。
- 行为路径分析:
- 使用热力图分析新功能使用路径(如用户是否沉迷于娱乐功能而忽略下单?);
- 对比功能上线前后的转化漏斗(如从浏览→加购→支付的转化率是否下降?)。
- 外部因素排除:
- 是否同期有竞品补贴活动(如拼多多百亿补贴导致用户比价流失?);
- 是否受季节性影响(如节日后消费疲软)。
- 用户分层:
- 假设验证与解决方案:
- 假设1:新功能吸引低价值用户(如薅羊毛用户)。
- 验证:对比新老用户的ARPU(客单价)、复购率差异;
- 方案:优化拉新渠道(如减少低质量渠道投放),增加用户消费引导(如新人专享券)。
- 假设2:功能设计偏离核心场景(如社交功能过重导致交易路径中断)。
- 验证:分析用户使用时长分布(如70%时间停留在社交页);
- 方案:在社交页面增加商品弹窗导购,或拆分社交与交易版本进行灰度测试。
- 假设1:新功能吸引低价值用户(如薅羊毛用户)。
- 决策优先级:
- 短期:快速回滚高风险功能,减少GMV损失;
- 长期:建立功能上线前的“商业影响评估模型”(如预测DAU与GMV的平衡关系)。
技巧:
- 使用“MECE原则”穷尽所有可能性,避免遗漏关键因素;
- 展示数据工具使用能力(如SQL查询、Google Analytics事件埋点)。